2017年11月22日 星期三

《佛說父母恩難報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 佛說父母恩難報經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父母於子,有大增益,乳哺長養,隨時將育,四大得成。右肩負父、左肩負母,經歷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無有怨心於父母,此子猶不足報父母恩。若父母無信,教令信,獲安隱處;無戒,與戒教授,獲安隱處;不聞,使聞教授,獲安隱處;慳貪,教令好施,勸樂教授,獲安隱處;無智慧,教令黠慧,勸樂教授,獲安隱處。如是信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世尊,教信法教授,獲安隱處。諸法甚深,現身獲果,義味甚深。如是智者,明通此行,教令信聖眾。如來聖眾,甚清淨行,直不曲常和合,法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所謂聖眾:四雙八輩,是謂如來聖眾,最尊最貴,當尊奉敬仰,是世間無上福田。如是諸子!當教父母行慈。諸比丘有二子:所生子、所養子,是謂比丘有二子。是故諸比丘!當學所生子,口出法味。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說父母恩難報經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
  佛教中國化
中國化佛教


思念我的  父親!

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

《彌勒救苦真經》

《彌勒救苦真經
佛說彌勒救苦經    彌勒下世不非輕   
領寶齊魯靈山地    拈花印證考三乘
落在中原三星地    大證四川王桃心   
天真收圓掛聖號    等待時至點神兵
雲雷震開戊己土    天下神鬼不安寧    
親在仁天中華母    九蓮聖教歸上乘
天花老母垂玉線    收圓顯化在古東    
南北兩極連宗緒    混元古冊在中央
老母降下通天竅    無影山前對合同   
嬰兒要想歸家去    持念當來彌勒經
用心持念佛來救    朵朵金蓮去超生    
認識西來白陽子    鄉兒點鐵化成金
每日志心常持念    三災八難不來侵    
要想成佛勤禮拜    常持聰明智慧心
休聽邪人胡說話    牢拴意馬念無生    
老母降下真天咒    用心持念有神通
滿天星斗都下世    五方列仙下天宮    
各方城隍來對號    報事靈童察的清
三官大帝慈悲註    赦罪三曹救眾生    
救苦天尊來救世    親點文部揭諦神
八大金剛來護法    四位菩薩救眾生    
緊領三十六員將    五百靈官緊隨跟
扶助彌勒成大道    保佑鄉兒得安寧    
北方真武為將帥    青臉紅髮顯神通
扯起皂旗遮日月    頭頂森羅七寶星    
威鎮北方為帥首    肅清諸惡掛甲兵
搭救原人鄉兒女    火光落地化為塵    
四海龍王來助道    各駕祥雲去騰空
十方天兵護佛駕    保佑彌勒去成功   
 紅陽了道歸家去    轉到三陽彌勒尊
無皇敕令寄下生    收伏南閻歸正宗   
來往造下真言咒    傳下當來大藏經
嬰兒奼女常持念    邪神不敢來近身   
持念一遍神通大    持念兩遍得超生
持念三遍神鬼怕    魍魎邪魔化為塵   
修持劫內尋路徑    念起真言歸佛令

南無天元太保阿彌陀佛   十叩首

2017年8月6日 星期日

漢二祖優劣論


三國(魏) 曹植《漢二祖優劣論》
有客問予曰:「夫漢二帝,高祖、光武,俱為受命撥亂之君,比時事之難易,論其人之優劣,孰者為先?


予應之曰:「昔漢之初興,高祖因暴秦而起,官由亭長,身自亡徒,招集英雄,遂誅強楚,光有天下。功齊湯武,業流後嗣,誠帝王之元勛,人君之盛事也!然而名不繼德,行不純道,直寡善人之美稱,鮮君子之風采,惑秦宮而不出,窘項坐而不起,計失乎酈生,忿過乎韓信,太公是諳,於孝違矣!敗古今之大教,傷王道之實義。身沒之後,崩亡之際,果令凶婦肆鎢酷之心,嬖妾被人豕之刑,亡趙幽囚,禍殃骨肉,諸呂專權,社程幾移。凡此諸事,豈非高祖寡計淺慮以致禍!然彼之雄才大略,似儻之節,信當世至豪健壯傑士也。又其條將畫臣,皆古今之鮮有,歷世之希睹。彼能任其才而用之,聽其言而察之,故兼天下而有帝位,流巨功而遺元勛也。不然,斯不免於間閻之人,當世之匹夫也。


世祖體干靈之休德,票貞和之純精,通黃中之妙理,韜亞聖之懿才。其為德也,通達而多識,仁智而明恕,重慎而周密,樂施而愛人。值陽九無妄之世,遭炎光厄會之運,殷爾雷發,赫然神舉。用武略以攘暴,興義兵以掃殘。神光前驅,威風先逝。軍未出於南京,莽已斃於西都。破二公於昆陽,斬阜、賜於漢津。當此時也,九州島鼎沸,四海淵涌,言帝者二三,稱王者四五;咸鷗視狼顧,虎躍龍驤。光武秉朱光之臣誠,震赫斯之隆怒。夫其蕩滌凶穢,剿除醜類,若順迅風而縱烈火,曬白日而掃朝雲也。若克東齊難勝之寇,降赤眉不計之虜;彭寵以望異內隕,龐萌以叛主取誅,隗戎以背信軀斃,公孫以離心授首。爾乃廟勝而後動眾,計定而後行師,故攻無不陷之壘,戰無奔北之卒。是以群下欣欣,歸心聖德。宣仁以和眾,邁德以來遠。於是戰克之將,籌劃之臣,承詔奉令者獲寵,違命犯旨者顛危。故曰:建武之行師也,計出於主心,勝決於廟堂。故竇融聞聲而影附,馬援一見而嘆息。股肱有濟濟之美,元首有穆穆之容。敦睦九族,有唐虞之稱;高尚純樸,有羲皇之素;謙虛納下,有吐握之勞;留心庶事,有日昃之勤。乃規弘跡而造皇極,創帝道而立德基。是以計功則業殊,比隆則事異,旌德則靡短,言行則無穢,量力則勢微,論輔則力劣。卒能握乾坤之休徵,應五百之顯期,立不刊之退跡,建不朽之元功。金石播其休烈,詩書載其勛部。故曰:光武其近優也。


漢之二祖,俱起布衣,高祖閥於微細,光武知於禮法。高祖又鮮君子之風,溺儒冠不可言敬,辟陽淫僻,與眾共之。詩書禮樂,帝堯之所以為治也,而高祖輕之。濟濟多士,文王之所以獲寧也,高帝蔑之不用。聽戚姬之邪媚,致呂氏之暴皮。將則難比於韓、周,謀臣則不敵於良、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釋 

所謂「漢二祖」,即漢高祖劉邦,漢世祖劉秀。兩漢24帝,只有西漢劉邦、東漢劉秀這二人的廟號為「祖」,其餘皆為「宗」,故曹植稱之為「漢二祖」。
應五百之顯期。曹植認為光武的興起正應了孟子所說的「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的論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