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日 星期四

序/導讀


序/導讀
從前……從前……                                 
文 / 天衛編輯部
從前,類前,有一個……
故事總是這樣開始,
將久遠的時空拉至眼前。
 
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烏鴉終於喝到瓶裡的水,
連菩薩也分不出真假孫悟空。
 
所有故事都在心底生根,
即使成長,
喜歡的仍是南瓜變成的馬車,
喜歡的仍是歲末寒冬的耶誕老公公。
 
從前,從前,
有一些故事,
一些活生生、血淋淋的故事,
一些人類用千百歲月重複敘寫的故事。
恢宏的氣度,
悲壯的犧牲,
有裝瘋賣傻的孤憤,
有捶胸頓足的痛惜,
有勝勝敗敗、你搶我奪的爭戰,
有戰戰兢兢、鞠躬盡瘁的願心。
歷史像一支飛射而出的箭,
帶領我們由起點向前,
再向前,
沿途撿拾積留的寶貝。
 這套《故事版資治通鑑》,是從《資治通鑑》和《續資治通鑑》中選取歷史上重要人物的事蹟,重新整理、編寫而成。《資治通鑑》是宋朝司馬光費時十九年,所寫成的史書鑑構,全書按時間先後記載自戰國到五代的史實,彷彿一面鏡子,反映出歷史的善惡興衰,提供後人效法惕勵的參考。《續資治通鑑》則是清朝人畢沅根據《資治通鑑》的體例而作,記載自宋至元的史蹟。由是可知,《資治通鑑》和《續資治通鑑》一共記錄了戰國到元代近兩千年的歷史,多少的征逐血戰,多少的盛衰治世,盡在其中。
 然而,由於史料的龐雜、文字的艱澀、體例的枯燥,閱讀《資治通鑑》早已成為學術研究者的事,與一般讀者幾乎毫無關係。「故事版」的成書為古籍的普及打開了另一扇門。這套書分為「智謀」、「戰爭」、「帝王」、「宰相」、「文人」、「義俠」、「名將」、「忠烈」八個類別,將戰國到元朝的各類典型人物,搜羅其中。並且以人物小傳的體例,將人物的是非功過、成敗得失,呈現在讀者的面前;沒有八股的教條,沒有刻板的說理。此外,更設計了「老編曰」的眉批,點出問題的癥結,提供想像思考的空間,並增加難字注音、難詞注解、成語說明和圖例介紹,盡可能為讀者排除閱讀上的困難,增進閱讀的樂趣。我們相信,讀好書是任何年齡都能體會的享受,而致力於好書的出版,則是我們的責任。
 綜覽全書,會發現有些內容在不同篇章中有重複的現象,那是因為歷史人物並不是獨立存在,往往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有時為了交代歷史事件的發展,不得已必須敘寫重複的片段,以連結後續情節的推衍。有時則是因為同一事件由不同角度切入時,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如何打破編排的限制,綜觀人物的成敗對錯,則是決定讀者收穫是否豐富的關鍵。
 很多事情其他是應該更深刻地看待。這套書中的八個大類,是希望提供讀者對同類型中的不同人物,有所比較和參照。同是名將,有李廣的氣宇軒昂,有祖逖的孤憤宏志,有周亞夫的軍令如山,有趙子龍的一身是膽,這些同與不同的特質,其實也正是歷史撼動人心的爆破點。同時,儘管像帝王、宰相這類角色,在現今社會已不復存在,但一個成功的君王或宰相所具有的人格氣質,仍是值得現代人看齊的典範。所謂成長與提升,其實就在這些人物故事的潛移默化之中。
 在智謀的故事裡,我們驚服;
 在戰爭的故事裡,我們沈思;
 在帝王的故事裡,我們感慨;
 在宰相的故事裡,我們惕勵;
 在文人的故事裡,我們神往;
 在義俠的故事裡,我們激越;
 在名將的故事裡,我們欽慕;
 在忠烈的故事裡,我們悲嘆;
   在資治通鑑的故事裡,我們見識到中國最深刻的睿智與典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