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7日 星期四

《燕子箋 》關目:燕子銜箋


《燕子箋 (ㄐ|ㄢ)
傳奇名。明阮大鋮(ㄔㄥˊ)作。演唐士人霍都梁與酆學士女飛雲及妓女華行雲遇合的故事,劇中關目為燕子銜箋,故稱為「燕子箋」。一說阮大鋮女兒阮麗珍(被譽為「江南才女」)草創,其父修改。
 
《燕子箋 》關目:燕子銜箋
第五回  錯取畫來驚容似 贈詩箋去任燕傳
()
    話說飛雲小姐自從看過畫後,不知不覺添些愁悶。一日,徐步亭前,只聽春風飄蕩,吹得群花零亂。忽抬頭一看,說道:「呀!這一對蝴蝶兒,怎麼飛得如此好,只管在奴家衣裙撲來,卻是為何?你看,它又飛去花樹上探花去了,不多一時,怎麼又在我裙兒上不住旋繞?才待欲去,卻又飛還。你看,它又在桌上去了,待我撲著他。」撲了一回,那裡撲得著?不覺困倦起來,遂伏桌睡去。梅香走來,說道:「呀!小姐才梳洗了,原何睡在妝台邊呢?待我輕輕喚醒他,做些針指。」遂咳嗽一聲,小姐醒來。問道:「梅香,簷前是甚麼響?」梅香道:「是簷前鐵馬無風轉得,卻被啄花小鳥翅兒掛得響了。」小姐道:「我這兩日身子有些不快,剛才夢中恍恍惚惚,像是在花樹下撲打那粉蝶兒,被茶葉刺掛住繡裙,閃了一閃,便驚醒了。」

  梅香道:「是了,是了!前日錯了那幅《春容》,有那許多的景在上面,小姐眼中見了,心中想著,故有此夢。不知夢裡可與紅衫人兒在上答麼?」小姐道:「莫胡說!你且取畫過來,待我再細看一看。」梅香不敢怠慢,將畫取來。小姐端詳一會,道:「若說是偶然落筆,如何像得這般?梅香取鏡來。」一面看畫,一面照鏡,不覺笑將起來。說道:「畫中女娘,真個像我不過,只是腮邊多了個紅印兒。」梅香道:「小姐,看那鶯兒與一雙粉蝶兒,怎麼畫得這樣活兒。小姐,這畫上兩個人,還是夫妻一對,還是秦樓楚館、買笑追歡的?若是好人家,不該如此喬模喬樣的妝束;若是乍會的,又不該如此熟落。你看這穿紅郎君,烏紗小帽,紅杏衫兒,十分標緻。常聞有個擲果香車的潘安仁,諒也不肯讓他。」小姐道:「即落款的叫做霍都梁,筆跡尚新,眼前必有這個人,我細看這幅畫,半假半真,有意無意,心中著實難解。且喜桌上有文房四寶在此,不免寫下一首詞,聊寫幽悶。」遂取過一幅小小花箋,提筆在手,沉音一霎,揮毫而就。上面寫道:風吹雨過百花殘,香閨春夢寒。

  起來無力倚欄杆,丹青放眼看。
  揚翠袖,伴紅衫,鶯嬌蝶也憨。
  幾時相會在巫山?麗兒畫一般。
  --右調《醉桃源》飛雲題。

  小姐道:「我這一首詞,也抵過這畫了。」遂把筆擱下。

  只見梅香喊道:「好古怪!怎麼樑上這燕子,只在鏡台前飛來飛去,與往時不同,待我撲下他來。你看,這燕泥將妝盒都點污了。呀!怎麼把小姐題的詩箋竟銜去了?燕子,轉來!轉來!還我家小姐的箋!」

    小姐笑道:「傻丫頭,這燕子怎能曉得人言,只得它他罷了。」梅香道:「也罷,我收拾筆硯先進去,小姐就在亭中歇歇。」打發梅香進去。小姐道:「咳!適才這妮子在此,我心事不好說出。」笑了一笑,又說道:「果然那畫上穿紅衫的,委實可人,我方才題詞,被燕子銜去,也與御溝紅葉故事一樣,湊合才好。」正是
  燕子不歸花著雨,春風應自怨黃昏。
  

    燕子銜去的箋,不知落在何處?且聽下回分解。

第六回  霍秀夫曲江拾字 賈南仲虎牢安營
    話說霍生住在行雲家,等候場期。他說道:「小生前日為雲娘寫一小像,十分得意,誰想拿去裝裱,被一個裱背匠人錯送到別處去,倒取了一幅《水墨觀音》來,那像倒是吳道子真跡。咳!小生筆跡,雖然比不上吳道子,但云娘模樣,恐怕與南海水月爭差不多。這樁事也可笑,叫我那裡去尋訪?只得由他。只是試期尚遠,客路無聊,不免悄悄地去曲江堤上,散步一回。你看柳絲如金,桃顏似火,東風陣陣,滿地落紅,真是春天景色。我也無心賞玩,腹內事卻按納不下。想起前日那軸畫,描寫雲娘逼真,就別人錯取去,斷沒有這一個標緻女子,可以借用,縱收了也是枉然。只是偏不錯了別樣畫,偏錯了一幅《觀音》。如今他就掛在小閣中,焚香換水,也著實有趣。
  

    來此是曲江邊了。新晴風景,真個撩人呀!你看這燕子飛得好奇,怎麼只管在我頭直上,幌來幌去,似認熟的一般!你看他,隨風往來,為何掉一撮紅毛羽來?待我看是什麼東西。」抓起瞧了瞧,驚訝道:「不是毛羽,是一片紅葉大的箋紙,寫了許多蠅頭的細字在上面,待我看來。」遂把《醉桃源》詞念了一遍。細細看這詞,像是收了《春容》畫的,怎生語氣、筆法件件精細,分明似個女兒家模樣。「咳!我剛說天下未必有像行雲的人兒,那知道就有一位在此。那末句說:『麗兒畫一般』,就是一紙供狀了。霍都梁,霍都梁,你卻難以消遣!且住,昨日行云為錯失了春容,早間尚在那裡納悶,如今不免疾忙回去,與他說這畫有了下落,省得他煩惱。」轉彎抹角,已到門首:「開門!開門!」行雲聞聽,開門問道:「霍郎,你早間出去,在那裡行動來?」霍生答道:「雲娘,早起在曲江堤上步了一回。」行雲道:「曲江光景如何?」霍生道:「那邊光景甚好,忽見一個燕子,銜著一片花箋,從空落下,拾起來看時,卻有詞在上。你看詞上,分明是為錯收了你《春容》而題。你莫要悶,待從容訪問,取來還你。只是叫做甚麼飛雲!」行雲道:「霍郎,你與我畫的《春容》,奴沒福分時得展玩,那燕子銜來詞箋,定有奇緣,好好收藏,待場後從容尋問這畫的下落便了。」二人說話中間,忽保兒走來,道:「霍相公,方才鮮於相公寄信來說,今日禮部出了告示,明早就要進場,請五更頭早去。」霍生答應:「知道了。」對行雲道:「怎麼陡然就開起科來,我身子受了曉風,有些不爽,且在小閣中將息將息,這筆硯各件煩雲娘替我打點打點。」行雲道:「一齊應用之物,奴俱明白,自然收拾停當,不必記懷。」把霍生預備進場,暫且不題。
()
 

作者簡介

阮大鋮,字集之,號圓海,別署百子山樵、石巢居士。懷寧(安徽懷寧)人。崇禎時附魏忠賢,名列逆案。失職。後避流賊居南京,頗招納游俠。時復社名士顧杲等作留都防亂揭逐之。大鋮懼,閉門謝客,獨與馬士英深相結。福王立,以為兵部侍郎,旋進兵部尚書。既得志,專翻逆案。中外憤怒。清兵渡江,走金華,為紳士所逐。尋降清,從攻仙霞嶺,僵仆石上死。所作傳奇有燕子箋春燈謎,最為有名。此外,尚有《牟尼合雙金榜忠孝環桃花笑獅子賺井中盟等。所作力模湯顯祖。清葉堂於納書楹曲譜續集卷三云:「以尖刻為能,自謂學玉茗堂(指湯顯祖),其實全未窺其毫髮。」蓋薄大鋮之人品耳。其女阮麗珍被譽為「江南才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